观察思考 | 重组,释放生产力

来源: 本站 发布时间: 2018-02-02 点击次数: 1000

前两天(1月27日),北京分院举行年会,白焰同志代表院出席了,会议开得很好,重组后的北京分院充满活力,这不仅让我回想起北京分院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与2017年3月开始的北京分院重组的历程。

北京分院最初是2000年下半年为北京华夏8英寸项目(以首钢NEC为依托)而设立的,那时我刚上任十一院的一把手,结合项目的需要,把院北京办事处扩为分院,后来华夏半导体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上,北京分院却因此而建立了,而且以后就在首钢NEC的周围,即石景山海特花园旁,购置了办公用房与住宅,我们就这样在北京正式扎根下去了。

北京是首都,市场大,机会多,竞争也十分激烈,商务成本高,打开市场很不容易,留住人才也不易,离成都总部又远,我们的优势不明显,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。

十几年来,北京分院的领导换了一荏又一荏,但始终没有明显变化,人才留不住,发展慢,竞争力不强,几乎每年都完不成指标,一直在亏损的边缘徘徊,与总部和其他分院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比,格格不入,该用的办法都用了,面貌依旧,大家对北京分院的发展失去了信心。

2017年上半年,根据发展的需要,同时根据双方的意愿,院决定将由上海分院管辖的北京建筑设计部与北京分院合并,即北京建筑设计部归入北京分院,并由原北京分院董事长袁士伟同志任新北京分院董事长,原北京建筑负责人李天山同志任新北京分院院长,新的北京分院开始扬帆远航,归属东南区。

重组仅半年多,新北京分院就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,在2017年第一次完成净上交,完成了其他各项指标,消息传来,我和大家倍感振奋,同时北京分院团队活力大增,空前团结,竞争力得到显著上升,在援外项目中连连中标,在国内重要高层项目中有优秀表现,干部员工信心满满,对美好未来充满希望。

北京分院重组的成功,除了院的正确决策、白焰、俞世一同志的推动,士伟、天山与新北京分院领导班子、员工的共同努力外,重组的成功,还有以下一些重要原因:

一、重组,引入了新的增量

重组,引入了新的增量。高质量的增量,能带动原有的存量,两者组合就会改变原有的格局,从而推动新的发展。

北京建筑设计部的团队充满活力、创新力,一旦注入北京分院,给北京分院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,带动了北京分院的发展。

二、重组,实现了优势互补

重组,实现了优势互补。优势互补就是1+1>2,优势互补,就能成功。

原北京分院的强项是机电与净化设计,而北京建筑设计部的强项是建筑与结构,两者组合就形成了强的组合,就形成了强的竞争优势,有了竞争优势,就有了竞争力,就能开拓市场,赢得客户的信任。

三、重组,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

重组,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。这也是关系到重组能否成功的关键,要根据重组后的新优势,重新定位。

我们根据新北京分院的组成特点,给新北京分院提出了工业与民用并举,海内外市场同步的的要求,为新北京分院准确定位,新北京分院坚定地按照这一要求去做,取得的很大成功,收获了丰硕的果实。

四、重组,搭建了大的发展平台

重组,搭建了更大的发展平台。平台大了,舞台就大了,机会就多了。

对北京建筑设计部而言,以在北京属地的北京分院为平台,在各方面可以得到一系列更多的支持,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,可以有一个家的感觉;对原北京分院而言,北京建筑设计部的加入,可以开辟更多的领域,可以充分发挥十一科技综合甲级的作用,可以获取更多的市场。

五、重组,带来双赢

重组,带来了双赢。任何合并,任何重组,都不是一厢情愿的,必须是共赢的,只有双赢,才能成功;只有双赢,才能长久;只有双赢,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与光明的前景。

六、重组,要有好的带头人

重组,要有好的带头人。带头人,是事业成功的关键。

新的北京分院的核心领导是袁士伟同志与李天山同志,他们有很好的互补性。士伟同志的稳健与天山同志的活力配合得很好,两人的团结与共识,是重组成功的关键,没有带头人的和谐与高度一致,取得重组成功也是不可能的。

由此可见,无论是重组,或是分拆,都有成功的可能,必须因地、因时、因事、因势而为,而检验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,只能是实践。